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:高铁扒门

2018-03-23 09:58:01   来源:中公教育    点击:
加入收藏 打印文章
申论热点:高铁扒门

一、事件介绍

1月5日,在安徽合肥高铁站一列由安徽开往广州的列车上,一名带着孩子的女子为等迟到的丈夫,在高铁门口堵着。到了高铁出发的时刻,强行阻挠不让关门,各种撒泼耍赖。满车的乘客可能因此耽误行程,严重的可能导致整个高铁系统都会受到牵连。更荒诞的是,高铁执法人员除了劝阻,竟束手无策,根本无法阻止其各种撒泼耍赖。

二、事件分析

这个事件一时引起热议。在“气炸”的同时,很多人都提到了这是全社会规则意识淡漠的结果,我觉得这背后还有一个可能更应该注意的现象:基层执法困局和基层执法人员的畏惧感。这种困局表现在:现在的基层执法似乎总是走向极端,一方面是摧枯拉朽式的粗暴执法,体现在各种强拆驱赶之中;一面是黔驴技穷般的束手无策,正如这个事件所体现的。而恰当的、有理有据的执法却那么稀缺。在这个事件里,作为一名乘警,肯定知道遇到这种情况,相关法律规则是什么,并且根据《行政强制法》,可以将耍赖的女子强行拉离高铁门,然后交由公安部门处理,以保证高铁的顺利运行。但现实中他们没有这么做,而是有所顾忌,有所畏惧,从而导致局面失控。所以有点让人沮丧,为什么总是,该硬的时候不硬,不该硬的时候瞎硬呢?这也是很多网友困惑不满的一点。

因为下面的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有一种畏惧感或者恐慌感。粗略分析,这种畏惧感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。第一,源于科层官僚体系里的特殊逻辑。作为执行者,他们天然地意识到自己只是这个官僚系统的一个螺丝钉,所有的行动,只能根据领导的授意,不允许有独立决定或者临场发挥的能力。

对于突发事件,第一个想法先是,如果这样做了,领导会不会满意?会不会给单位的形象带来不好的影响?会不会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?这种上级与下级的单向支配关系,让他们在执法时候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。这种只对上级负责的逻辑,成为各种执法乱像的根源之一。

对舆论群情的恐惧。在只对上级负责的逻辑下,会经常出现执法不当,不尊重社会个体的情况,并为此受到了太多的舆论批评。这不仅影响了组织系统的形象,甚至断送了某些人的仕途。这些舆论压力,会让底层执法者对公开强制执法抱有畏惧感。比如,这个事件里,旁边就有人拿着手机在拍摄,这肯定会让乘警忌惮,害怕如果强力执法,会被传播到网络上受到批评。他们内心很清楚,执法无能可能会被批评,但如果被扣上暴力执法的帽子,可能要丢掉铁饭碗,这是每一个执法者都无法绕过的选择。

所以,这里的规则意识,更多的是对公职人员讲的。如果整个行政系统都能够以法律或其他已定规则行事,不以维护自身形象为唯一行动指南,或者不忌惮揭开一些丑陋的话,规则意识必将慢慢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,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安全感。这样,基层的困境和执法恐慌也会破除,因为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客观的标准:法律规则,而不是领导的脸色和公众的情绪。

而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,我们能做的就是,如果执法人员的行为是有法律规则依据的,我们应该选择支持。我们更应该检视他们在执行过程中是否依法行事了,是否符合规则,而不是单纯的情绪对抗。舆论暴力的风浪很容易被情绪掀起来,但风暴之后的后果可能对谁都没有好处,最终是两败俱伤,一方不原谅不信任,一方不知所措乱行动。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,我们的安全感来自于全社会对规则的坚守;而全社会对规则的坚守源于公权力对规则的敬畏、遵从和坚定的执行。公正的执行过程中,必会有阵痛,但受益的终将是整个社会,每一个人。

中公教育祝您备考成功!

关注四川中公教育微信scoffcn,政策问题实时答,考试信息不漏看。

注: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。


[责任编辑:lm]